股票配资平台app”《书·洪范》:“稼穑作甘”
接着我们的《说文解字》课程,本课讲“甘”部的部首汉字“甘”。“甘”是现代汉语常用字,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》中。
甘。读音有两个:
(一)gān。
这是中华已收局注音版《说文解字》标注的读音,给出的解释是:“甘,美也。从口含一。一,道也。”指事字。本义是美味。
来看一下甘的字形演变:
图片
▲甘的字形演变
甘的字形演变较为简单,最早见于甲骨卜辞,始终是在口(表示人嘴)中附加一短画,作为指事字标志,表示口中有香甜美味的食物,战国时楚系文字有以小圆圈作指事标志的字形(字形4)。至汉代汉印中已有字形将口的上横画向左向右穿透左右竖线的字形,其作用在于区别于与其字形相似的“曰”字。到了东汉(字形9)隶书字形把这一穿透更加明显,即后来楷书字形“甘”的来源。
图片
▲甘的字形说解
亦有认为甘是会意字的。误。这一点,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曾经讲过指事字与会意字的区别。指事字表示的是抽象之形,而不是具体之形。也就是说,它是象事,而不是象物。同时,它既不是独体字,也不是合体字,它可以在独体的符号之外加上不是独体的符号,它不是两个以上独体符号的结合。这是指事字与会意字的根本区别(具体可见姚孝遂《许慎与说文解字》)。
关于《说文》这里的“一,道也。”徐灏《说文解字注笺》:“从口含一,指事。人莫不饮食也,鲜能知味也。是故饮食而道存焉,故曰'一,道也’。”也有认为“一,道也,”这里的“一”表示味道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食物不一,而道则一,所谓味道之腴也。”
甘的本义是美味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甘为五味之一。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。”
《书·洪范》:“稼穑作甘”。孔传:“甘味生于百谷。”土地通过耕种(稼)与收获(穑)产生美味的食物。这里的甘,用甘的本义,即“美味”。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臣有老母,家贫,客游以为狗屠,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。”(聂政)说:“我有老母亲在世,家里又穷,流落他乡以杀狗为生,每天可以挣钱买些可口的食物奉养母亲。”
本义之外,甘还有很多用法:
(1)甜。五味之一。《洪武正韵·覃韵》:“甘,甜也。”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:“谁谓荼苦,其甘如荠。”谁说荼菜苦无比,在我吃来甜似荠。
图片
五味
(2)觉得甜;觉得好吃。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异日与君游于果园,食桃而甘。”另一天,他(弥子瑕)和卫君在果园游览,吃桃子觉得甜。
(3)美味的食物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为肥甘不足于口与?”是因为美味的食物不能满足于口腹呢?
(4)嗜,爱好某种食物。《洪武正韵·覃韵》:“甘,湛嗜也。”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民食刍豢,麋鹿食荐,螂蛆甘带,鸱鸦耆鼠,四者孰知正味?”人以牲畜的肉为食物,麋鹿食草芥,蜈蚣嗜吃小蛇,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,人、麋鹿、蜈蚣、猫头鹰和乌鸦这四类动物究竟谁才懂得真正的美味?
(5)美好。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:“以祈甘雨,以介我稷黍,以谷我士女。”我们虔诚地祈求天降好雨,保佑来年五谷杂粮大丰收,养活我治下万千男女子民。
图片
好雨知时节
(6)情愿;乐意。《玉篇·甘部》:“甘,甘心,快意也。乐也。”《诗·齐风·鸡鸣》:“虫飞薨薨,东方且明之时,我犹乐与子卧而同梦。言亲爱之无已。”虫子飞来响嗡嗡,乐意与你温好梦。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自嘲》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
图片
俯首甘为孺子牛
(7)宽松。《广雅·释诂二》:“甘,缓也。”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斫轮,徐则甘而不固,疾则苦而不入。”在砍造车轮的时候,榫子做得松了,就会滑利地打进去,但不牢固;榫子做得紧了,就会感到滞塞,而打不进去。
图片
轮扁斫轮
(8)美言。(言语)动听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“今向重而言甘,诱我也。”现在财礼重而言语好听,这是引诱我们。
(9)同“柑”。果名。《洪武正韵·覃韵》:“甘,果名,俗作柑。”
图片
柑
(10)古地名。有两处:
其一、自有扈国南郊地,故地在今陕西省户县。《书·甘誓序》:“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,作《甘誓》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京兆鄠县即有扈之国也,甘,有扈郊地名,马云:南郊地也。”
其二、古邑名。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。
(11)古州名。西魏废帝三年(公元554)改西凉州为甘州。治所在永平(隋改名张掖,今属甘肃省)。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高台以东弱水上游。现在的甘肃省,即由甘州、肃州合并得来。
(12)水名。有四支:
其一、在陕西省户县境,注入涝水。
其二、发源于河南省宜阳县,北流至洛阳市西南注入洛水。
其三、源出广西省龙胜县,南流经灵川入漓江。
其四、甘河,发源内蒙古自治区甘源北,东南流经鄂伦春自治旗入嫩江。
(13)甘肃省的简称。
此外,甘还是姓。《广韵·谈韵》:“甘,姓。武丁臣甘盘之后。”《姓觿·覃韵》:“甘,《姓源》云:夏时侯国,《书》称《甘誓》是也。以国为氏。《姓谱》云:武丁臣甘盘之后。《姓考》云:周封王子带于甘。《左传》甘昭公是也。或曰:武王封同姓于甘。《左传》甘伯桓公是也。后以邑为氏。《史记》卫有甘龙,秦有甘茂甘罗。《列子》云:甘蝇善射……”《书·说命下》:“台小子旧学于甘盘。”孔传:“甘盘,殷贤臣,有道德者。”
图片
甘罗塑像
(二)hān。读音出自《集韵》。用同“酣”。《集韵·谈韵》:“酣,《说文》'酒乐也。’或省(作甘)”《洪武正韵·覃韵》:“甘,熟也。”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孙叔敖甘寑秉羽而郢人投兵。”
甘的小篆写法如图:
图片
甘的小篆写法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知名炒股配资门户,配资炒股平台找加杠网,西安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三倍杠杆在行业高歌猛进的同时
- 下一篇:没有了